中國時報 民國 九十五年 六月 二十七日
研發八年 國際專利 防電磁波貼片 阻絕率9成9
陳愛珠/竹巿報導

  手機使用的電磁波究竟會不會致癌?能否防治?經過八年研究,竹科頻率科技公司創始人侯邦為終於找到防堵辦法,已取得台灣、美國、日本、中國等國際專利的「防電磁波貼片」,最近以「一張電影票」的價格,悄悄登上萊爾富超商門巿。

  行事低調的侯邦為,是竹科創始元老之一,在國際頻率科技工業受到相當肯定,對手機及基地台所產生的電磁波影響,投入相當心力。今年四月,手機大廠易利信所在的瑞典政府,集中七年間惡性腦瘤病患研究資料,實證手機重度使用者,罹患惡性腦瘤的風險增加3點7倍;20歲以前就開始使用手機者,罹患惡性腦瘤的風險增加3點1倍,年紀愈小傷害愈大。

  侯邦為提醒家長,應該限制青少年使用手機,太早使用手機,極可能破壞腦細胞自然成長的條件。為了找防堵電磁波傷害,八年來,他用多種配方、不同材質進行實驗分析,最近終於找到克制「電磁波殺手」方法,以一種「防波貼片」阻絕殺手攻擊大腦,六月起在台灣各地萊爾富便利商店專賣。

  提起發明過程,他笑說這是從「造一面牆」開發出發的。幾位物理學家發現電磁波對大腦影響後,開玩笑說要在耳朵與手機間造一面牆,但如何讓「防波牆」縮小到聽手機時感覺不存在,薄度自然不能超過一張紙。結果,經國際多項認證肯定後,侯邦為的發明終止了這場發明比賽。

  採用高科技設計及特殊材料製造的貼片,使阻絕薄膜厚度少於0.2mm,比一般名片更纖薄,可以完整安置在手機內部,直接減低電磁波幅射,又不影響手機輕巧的外觀及功能,竹科許多廠商主管大量採購,做為員工福利。

  他的發明已經由工研院、新加坡標準局驗證,阻絕率高達99.99999﹪以上。他希望未來能由台灣推展至全世界,以「一張電影票」價格,讓世人享用手機便利的同時,也能維護健康及生命的安全。